近期,一些城市出现公开称“不接待儿童”的店铺,引发了热议。在北京,也有部分小店因贴出“本店不适合儿童”等提示语被网友广泛讨论。(9月18日《北京晚报》)
店家主动“劝退”儿童,主要出于保障安全和维持环境的原因。一些时候,孩子在餐厅等场合磕磕碰碰、摔倒受伤,即便店铺没责任,家长也可能要求赔偿,对经营会造成一定影响。同时,部分店铺也需要一定程度上限制儿童进入,才能向更多顾客提供特定消费体验。
然而,“不接待儿童”意指拒绝儿童入场,比“限制入内”“不适合儿童”更苛刻,更不近人情,这种做法真的合理吗?
每个人都曾是孩子,看到天真烂漫的小孩,怎么忍心拒之门外?我想,很多店铺想要避开的实际是“熊孩子”,以及背后不作为的“熊家长”。俗话说“子不教,父之过”,一些家长过于宠溺孩子,以“他只是个孩子”为由肆意越界、一味纵容,才是导致人们反感厌恶,店家闭门谢客的真实原因。可以说,“不接待儿童”的店铺增多,虽然反常但也事出有因。
但就算店铺有苦衷,为了拒绝一些爱惹事的“熊孩子”,就将其他儿童阻拦在门外,这样“一刀切”的做法解决不了真问题,更谈不上是一种进步。
一方面,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,理应受到特殊的关怀和保护,商家应该配合家长,共同看管好孩子。简单粗暴地将他们排除在外,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;另一方面,多店牵多城,如果不区分孩子性格、具体场景,贸然谢绝所有儿童,不仅给了有心之人可乘之机,也容易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