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年轻生命意外离世,本是个悲剧,却在节目中成为了交战的筹码,家人的聚焦点,更多是公司赔偿金额的多少,这未免让观者心寒。
现实版樊胜美家属获赔16万
其实,洛洛之死距今已经一年多,赔偿问题很久没达成一致。调解现场,栏目组、公司、警方曾多次提及洛洛父母到公司闹,最终不得已以节目调解的方式解决问题。这看似解决了矛盾,洛洛父母不闹了,公司也可以正常工作了,但表面的和谐之下,却暗流涌动。就像公司老总在接受调解期间说,“我现在很不和谐”。
这种不和谐,也已经转移到网友身上。“现实版樊胜美”的话题登上热搜,不少人纷纷表达愤怒。这种愤怒,一是来源于女孩疑似承受的“樊胜美式”的压力,二是其父母亲人在索赔过程中表现出的、对女儿生命的某种不在意。这样的愤怒也转移到了节目本身,作为化解矛盾的一个途径,调解节目花了不少心思,费了很大精力,进行着艰难的调解,但最后的结果在观众看来似乎却是“无辜者退让、贪婪者向前”。
根据各方对前因后果的交代,洛洛是在非工作时间意外去世,从法律上看公司无需承担责任。企业本着道义给予6万元慰问金,这是对生命的怜惜,也是对不幸家庭的同情。而从节目看,其父母却以索取回应善心,以金钱“定价”生命,或许就像洛洛曾发表在微博的一句话,“我倒宁愿花钱买断亲情,从此两不相欠”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调解一味求“和”,反而可能会本末倒置,失去基本的价值判断,这也是不少人将怒气反诸节目的原因。